首先下载 CentOS 镜像,下载地址:mirror.centos.org
文件名带 RaspberryPi 的就是了,因为我的树莓派是放在家里当服务器用的,不需要桌面环境,所以我选择了 Minimal。
使用 Etcher 将系统刷入即可。工具下载地址为:Etcher。选择下载好的镜像文件,接着选择 TF 卡路径,之后便可直接写入。(Etcher 支持 xz 后缀的文件镜像)
也可以使用 macOS 命令行刷写系统:
1 | diskutil list # 获取 sd 卡设备名,我的是 /dev/disk2 |
之后将内存卡插入树莓派。
连接树莓派
1 | $ ssh root@your_raspi_ip |
其中,your_raspi_ip 是你的树莓派 ip 地址,登入路由器后台可以看到,默认密码是 centos
。
调整分区容量
使用 df -h
可以看到当前系统只有 2G 容量。
在 root 用户目录下有个 README 文件,对扩容进行了说明,使用如下命令即可,记得用 root 用户执行:
1 | rootfs-expand |
可以使用 df -h
查看,我的树莓派是这样:
1 | [root@raspberrypi ~]# df -h |
可以看到 root 分区大小已经正常了。
设置时区
时区相关:
1 | # 列出所有时区 |
添加 EPEL 软件源
EPEL 软件源收录了很多自带软件源没有的常用的软件。在 x86 版 CentOS 上,我们可以很方便地用 yum -y install epel-release
来添加 EPEL 软件源,但是在 ARM 版 CentOS 上就行不通了。
不过我们可以通过手动修改 yum
源的配置文件来添加它,可以添加基于 fedora aarch64 版的 epel 源,官方给出的地址在国内实在太慢,这里选择华为云:
执行以下命令:
1 | # nano /etc/yum.repos.d/epel.repo |
粘贴如下内容:
1 | [epel] |
至此就可以正常使用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