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

《日本世相系列:饱食穷民》札记

《日本世相》共十二册,属纪实文学,记录日本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间普通人的生活点滴。在这期间,日本经济发展迅速,世间一片繁华,个人却焦虑空虚,宛如资本机器快速运作,扮演各自角色,如果现实如此,那日本的资本主义究竟是什么 ,这便是作者斋藤茂男的思考。

书中纪实即使放到今日之中国,也不见违和,我随意摘录几处见下:

比如,可以看看第二章中一九八八年采访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们的加班时间。根据统计数据显示,日本人的年度总劳动时间要比当时的德国人多五百四十七个小时,而这一差距在一九八九年也达到四百个小时以上。

设定这个上限(加班时间)的目的,并非让员工早些下班回家休息,而是为了解决经营上面临的一大难题——限制加班费的支出。

“缺少‘储蓄’的不安,还有另一层意义。打个比方,一个熟练工花一辈子时间磨炼出来的车床手艺,也许一夜之间就会被计算机化的数控车床所取代。一个人从根本上赖以生存的最终手段——技术、技能、知识、判断能力,也许一夜之间就会被彻底推翻。现代人心中的这种不安,都在日渐膨胀。”

关于日本泡沫景气的文字,实在不胜枚举,但又各不相似,这本书侧重点在时代下的个人。在经济快速向上的发展中,人人争先忙忙碌碌,仿佛工作机器,如此忙碌,使得无暇它顾,又只得投身其中,推动历史的进程。“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,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,可不哀邪!”叔本华在《人生的智慧》中将人命运的根本差异化作三类,一是人的自身,包括健康、力量、外貌、道德、智慧等;二是人所拥有的身外物,意即财富;三是他人的评价,包括名誉、地位和名望。后两类带来的幸福是脆弱而短暂的,而在人人忙碌追求六便士的时代,无人得闲抬头看月。书中所提家庭或个人,极少表现出幸福,大多如作者所说,只在扮演他人所以为的幸福模样。

我很早接触编程,所以对书中一个旁支观点尤其留意。作者并非技术人员,但却提出了一个「关于人的思想逐渐被计算机同化」的有趣问题。几千年前,人类驯服水稻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水稻也同样驯服人类,获得了进化的胜利。计算机的发展也有其相似处,计算机、网络等技术因冷战结束,得以从军用下放到民用,时至今日,早已渗入个人生活,成为基础建设了,人类驯服了计算机,计算机是否也在某种意义上驯服了人类呢?计算机是逻辑关系的世界,非黑即白。如何写出顶级程序呢?自然是当人愈发理解计算机,愈加成为计算机,像计算机一般思考,似乎便有了可能,我们学习硬件,了解各类底层协议,工作原理,无非如此。“其分也,成也;其成也,毁也。”我不愿成为计算机。